台灣近年對於寵物食品安全與品質的關注增加,部分飼主曾通報產品有異狀。本文彙整相關食品安全與品質標準、成分規範與選購指南,幫助維護毛孩健康!

 

| 如何應對寵物食品的品質疑慮?

 

 

當寵物食品出現品質疑慮時,飼主們可能會發現寵物在食用後,行為或生理狀態產生改變。   

近年來,有飼主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家中毛孩食用某品牌飼料後,出現行為或生理上的不適。飼主與獸醫師透過觀察與專業評估,發現這些貓咪在更換飼料後,相關症狀有所改善。這類經驗分享有助於提醒更多飼主關注毛孩的健康狀況,並促使相關單位進行調查。

 

 

當寵物食品的品質與安全受到關注時,廠商通常會提供產品檢驗報告以釐清疑慮。

 

相關單位也會針對被主訴的品牌進行加強抽驗,以確保其符合法規標準。   官方表示,儘管抽驗結果符合現行規範,但並不能完全排除所有可能性。這類事件突顯了寵物食品產業在科學驗證、產品溯源與法規建立方面的挑戰。相關單位也承諾將持續優化管理與檢驗標準,以維護市場秩序與寵物健康。

 

 

當寵物食品的品質與安全受到關注時,相關單位會針對被主訴的品牌進行加強抽驗。

 

根據官方公布,部分品牌曾被發現其產品檢驗結果未符合標準,這也突顯了寵物食品產業在法規與管理方面的挑戰。

 

 

| 常見的寵物食品成分與品質議題

 

 

根據相關單位歷年抽驗結果,寵物食品的品質問題通常與以下幾種成分有關:

 

重金屬成分

若寵物食品中含有不符合標準的重金屬成分,通常與魚類副產品或不潔的原料來源有關。長期攝取可能對毛孩的生理機能造成影響。

 

微生物

沙門氏桿菌、大腸桿菌等微生物超標,常見於處理不當的肉類原料或低溫烘乾產品。可能造成毛孩出現嘔吐、腹瀉,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脫水等問題。

 

黴菌毒素

由發霉的穀物產生,是一種已知的有毒物質,長期累積可能導致毛孩出現肝臟相關問題,甚至危及健康

 

 

| 如何挑選安心的寵物食品?

在飼料品牌眾多、資訊混亂的現代,飼主更需要具備辨識的能力。以下 4 點實用建議,幫助你降低買到不符規定之寵物食品的機率,替毛孩健康把關:

 

1. 購買時認明品質檢驗與認證

合格的寵物食品應有第三方公正單位的檢驗證明與生產工廠認證,例如 SGS 檢驗報告、ISO22000 認證與 HACCP 認證等。

 

購買前可上品牌官網或詢問客服索取檢驗報告,並確認有完整的報告展示,每一個產品都應分開列出針對農藥殘留、動物用藥、重金屬、黴菌毒素、微生物等項目的「完整檢驗報告」。

 

正式、完整的檢驗報告應該長怎樣?請點此查看

 

 

2. 選擇有自主定期檢驗的品牌

選擇有長期進行自主送驗的品牌,代表廠商有自主管理的誠信與責任感。部分優質品牌會定期公布檢驗結果與完整報告於官網或社群媒體上,透明公開是值得信賴的基本門檻!

 

3. 選擇有專業人士推薦的產品

若產品獲得專業獸醫師、中獸醫師或寵物營養師的推薦,通常代表其成分與配方設計經過專業審核。專業人士的經驗比行銷文案更具參考價值!

 

4. 在官方通路購買

避免來路不明的代購、散裝或非授權通路。購買時選擇品牌官網或授權寵物電商、實體授權門市等通路,才能確保產品保存條件與來源批號清楚可追溯。   

 

寵物食品的品質與安全需要飼主、品牌與主管機關共同努力。飼主應學會辨識,選擇可靠、安全的品牌;寵物食品品牌也應負起自我監督責任,提供完整檢驗報告,並主動、積極地定期自主檢驗。主管機關也應加強執法,讓法規與體制更健全,才能真正維護毛孩健康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老毛孩健康筆記(上)|貓咪免疫力下降的12大警訊

延伸閱讀:老毛孩健康筆記(下)|狗狗免疫力衰退的10大徵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