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近年寵物食安問題頻傳,2024年4月有一飼主在社群媒體公開某品牌貓飼料出問題,表示家中貓咪在食用某品牌(O侍)貓飼料後出現低血鉀症狀,並且已收集到多位飼主提出的貓咪低血鉀報告,其中甚至有幾隻貓咪已經因低血鉀與併發症離世,而這些罹患低血鉀的的貓咪,都有食用同一品牌飼料。雖後續廠商公開檢測報告表示檢驗軍合格,但飼主仍不買單。直至2025年,農業部加強稽查竟然發現,同一品牌的凍乾零食,檢驗出重金屬汞含量超標。

 

隨著檢驗報告公布,社群上也出現許多聲音,整理寵物食安出問題的品牌,希望飼主們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。本文也將整理近期寵物食安爭議事件,並將2025年寵物食品申報網公告之問題產品列出之外,也要教會你怎麼避免買到問題寵物食品!

 

 

|貓飼料出問題!低血鉀爭議事件整理

 

多位飼主發現貓咪食用飼料後出現低血鉀症狀

 

2025年4月,一名飼主在FB社團「貓咪也瘋狂」中發文指出,自己家中四隻貓咪,都食用同一品牌(O侍)飼料,有三隻出現低血鉀症狀,其中一隻還因併發症不幸死亡。

 

該飼主與多位使用同品牌飼料的飼主聯合招開記者會陳情,一名飼主表示,貓咪換飼料後,出現喝水量一天增加500-600毫升的症狀,送醫做血檢後發現,竟然也出現低血鉀症狀。記者會中也有獸醫表示,於獸醫師社團中發現,在兩三天內收到10幾例貓咪低血鉀案例,且許多貓咪在更換飼料後症狀就減緩,要求農業部介入處理。

 

 

 

受害貓咪超過百隻,業者宣稱檢驗通過

 

後續,越來越多飼主出面指控,貓咪在食用該牌飼料後,出現肌肉無力、低頭、喝水量暴增等低血鉀症狀。根據農業部動保司統計,截至2024年7月,共有164件貓咪低血鉀案例,且共通點是都吃過兩間品牌飼料:O侍與O力。

 

被點名的廠商則提出檢驗合格報告並出面澄清,表示除了檢驗完全合格之外,沒有任何直接證據顯示貓咪們的低血鉀症狀與飼料有直接關係。對此,農業部則表示「雖檢驗合格,但不能保證跟飼料完全無關。」

 

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在接受NOWnews採訪時表示:「針對這些被主訴的品牌,有做加強抽驗,但是以目前的標準而言,驗出來的結果都是符合標準的。」但他同時也補充:「雖然在科學證據中,沒辦法證明低血鉀完全是與飼料有關係,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原因或交互作用。」

 

雖多位受害飼主組成自救會,但整起事件仍在多方說法不一,與沒有直接證據的羅生門狀況下結束。農業部則承諾未來將會增加抽檢數量,並且會加速成立專法。

 

 

 

農業部多次抽驗,不合格名單再現同品牌

 

直至2024年8月與2025年3月,農業部針對寵物食品加強稽查,在寵物食品申報網中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,竟然再次出現品牌O侍的名字。分別是2024年8月「冷凍乾燥零食-鮭鯊丁」重金屬汞含量超標;2025年3月「每日均衡主食罐(綜合海鮮)」重金屬砷含量超標。

 

 

 

|常見的寵物食品不合格成分與風險

根據農委會歷年抽驗結果,不合格的寵物食品經常涉及以下幾種成分:

 

重金屬殘留:汞、砷等

寵物食品中若含有汞或砷等重金屬,通常與污染的魚類副產品或不潔的原料來源有關。

汞具有神經毒性,長期攝取會影響毛孩的腦部與神經發育,可能出現顫抖、癲癇等症狀。

砷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,長期累積恐導致皮膚病變、肝腎損傷,甚至癌症。

 

 

沙門氏桿菌、大腸桿菌超標

多見於處理不當的肉類原料或低溫烘乾產品(如寵物零食),可能會造成毛孩出現嘔吐、腹瀉,嚴重甚至導致脫水、電解質失衡等問題。

 

 

黃麴毒素

由發霉的穀物產生,是一種已知致癌毒素,長期累積可能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。此毒素在O侍事件中,飼主組成的自救會送檢飼料後有驗出,但獸醫證實該毒素與低血鉀症狀應無關。

 

 

 

|怎麼避免買到問題寵物食品、飼料、零食?

在飼料品牌層出不窮、資訊混亂的現代,飼主更需要具備辨識風險的能力。以下 4 點實用建議,幫你大幅降低買到問題寵物食品的機率,替毛孩健康把關:

 

1. 購買時認明檢驗報告

合格的寵物食品應有第三方機構的檢驗證明與生產工廠認證,例如SGS檢驗報告、ISO22000認證與HACCP認證等。

 

購買前可上品牌官網或詢問客服索取檢驗報告,不能只查看產品網頁的小縮圖,而是要看到有完整的報告展示,每一個產品都應分開列出如針對農藥定量分析、動物用藥檢測、重金屬檢測、黃麴毒素檢測、四項微生物檢測等的「完整檢驗報告」。

 

正式、完整的檢驗報告應該長怎樣?請點此查看

 

 

2. 品牌自主定期檢驗

選擇有長期進行自主送驗的品牌,代表廠商有自主管理的誠信與責任感。部分優質品牌會定期公布檢驗結果與完整報告於官網或社群媒體上,透明公開是值得信賴的基本門檻!

 

 

3. 選擇有獸醫師推薦產品

若產品獲得專業獸醫師、中獸醫師或寵物營養師背書,通常代表其成分與配方設計經過專業審核。臨床端的經驗比行銷文案更可信!

 

 

4. 在官方通路購買

避免來路不明的代購、散裝或非授權通路。購買時選擇品牌官網或授權寵物電商、實體授權門市等通路,才能確保產品保存條件與來源批號清楚可追蹤。

 

 

 

從這些寵物食品爭議事件提醒我們:除了飼主應學會辨識問題產品、選擇可靠、安全的品牌之外,寵物食品品牌也應負起自我監督責任,提出完整檢驗報告,並主動、積極的定期自主檢驗。主管機關也應加強執法,讓法規與體制更健全,才能真正保護毛孩健康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老毛孩健康筆記(上)|貓咪免疫力下降的12大警訊

延伸閱讀:老毛孩健康筆記(下)|狗狗免疫力衰退的10大徵兆